网上有关“桂峰的古代建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桂峰的古代建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蔡氏祖庙位于村中心,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1平方米,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是蔡氏最早的肇基之地。祖庙背倚青山,面朝绿水,龙脉雄伟,案堂俊秀,地理先生称之为“飞凤衔书”。
原祖庙始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六月廿二夜,周围民房失火,殃及祖庙,遂于次年在旧址上重新鼎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为三层建筑,迭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粗梁大柱,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面阔五间,明间高大宽敞,厅头设有神龛,置历代祖宗之神位,供后裔春秋祭祀。堂上高悬“九峰毓秀”、“进士”、“举人”、“文魁”、“武魁”、“五代同堂”等匾额。
三楼大厅两侧分置两个圆窗,寓丹凤之双眼。沿11级垂带踏跺而下,便是天井,地面全部用青石板铺砌而成,两旁设花架、置盆景。左右为厢房,边走廊各置9级如意踏跺。下堂建筑简单大方,屋面正脊彩绘各种花卉图案,色彩艳丽,栩栩如生。门厅两侧分置两个圆形花窗,次间各置两扇大门。顺堂前11级垂带踏跺而下,是三个前埕,埕前立有照墙。整座建筑四周环有石砌走廊,屋后有五层花台,花台沟边左右各有一口小水井,清泉汩汩,誉为风水的“龙眼”。从建筑的风格来看,祖庙并不豪华,但在蔡氏子孙的眼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蔡氏宗祠位于石印桥上游。系清康熙八年已酉(1669),蔡茂相(名云鹤)高中进士后,第三年为首主持兴建的。据桂峰《蔡氏族谱》记载:当时正值盛世,也是蔡氏家族鼎盛时期,“一时拨币兴工,备极辉煌冠冕”。从此,它成为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蔡氏宗祠为二进制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建筑,方向270度。占地面积948平方米,建筑面积616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山门华表。面阔五间,左右次间与明间相通,构成一个宽敞的大厅。地面用石板和石灰三合土铺就,异常坚固。正堂为祀典活动的主要场所,因采用减柱法构建,即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故有五爪龙构件。厅中植四柱,宽10米有余。正楣中设一神龛,龛内竖立“皇清敕授儒林郎翰林院吉士六世祖登瀛蔡公妣徐安人神位”灵牌。楣柱悬挂清乾隆宰相、内阁大学士蔡新亲笔题写的“人心知水源木本,庙貌报祖德宗功”的联筒。额悬“着存”、“进士”、“兄弟举人”匾,左悬一匾,文曰“钦命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学院邵享豫为 文魁 同治戊辰年乡荐中武贡生蔡扬章立”。前左悬今人立“兄妹硕士”匾,前右悬今人立“硕士”匾各一方等。沿垂带踏跺而下,为天井,左右各置花架。两侧为厢房,成门厅式结构。中堂内昂上悬“父子举人”匾,正楣柱悬挂“最喜渊源崇元定,尚期家世继君谟”筒联,外廊悬挂“宗功垂福泽,祖德衍家声”筒联。中堂之前是一个小庭院,院内树一根石旗杆,旁植奇花异草,可闻阵阵扑鼻芳香。
门楼华表小巧华丽,额书“蔡氏宗祠”,左额画“鹿竹(禄足)双庆”,右额画“鹤寿松龄”;左侧墙檐有“凤朝牡丹、鸳鸯戏水、四喜登梅、孔雀开屏、鱼跃龙门”组画。右侧墙檐串画“福寿平安、花开富贵、梅鹊争春、傲霜秋菊、喜气馥沁”组画。门内柱联为“兰水家声远,西山世泽长”,门联上为“绳其祖武唯耕读”,下为“贻厥孙谋在俭勤”。大门以石材为框,厚重的大门板上绘制尉迟恭、秦叔宝两位门神像,显得十分威武。值得一提的是,全祠用80根巨大杉木柱子构建,宽枋大梁,不用一钉一铁,全部用卯榫镶嵌而成,结构严密,富有特色。登斯堂者,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石狮厝为于村部右后侧,方向113度,因厝藏一精美的石狮而得名。该厝系蔡氏天房25世加朝公于清嘉庆年间所建。面阔五间,进深3间,占地面积59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平方米,为二进穿斗式歇山顶木构建筑。
主体结构与文化内涵:
一走进山门(门头仔),就见一副精雕石刻对联,文曰“三谏风高勋业在苏黄以上,九峰派衍渊源从朱李而来。”背额书“紫气东来”四字。(苏黄:指苏东坡、黄庭坚;九峰:指南宋理学家蔡元定;朱李:指朱熹、李侗)。上联大意是:蔡襄(曾任瑞明殿学士,为我国北宋“四大家”之一)的成就不在苏东坡和黄庭坚之下;下联大意是:蔡元定(南宋律学家、理学家,自号“九峰”,是朱熹的首徒)的学问源自于朱熹、李侗。表现了主人立志秉承乃祖的立身处世之道,也显示了自己的地位不同一般。明清以来,桂峰蔡氏秉承先贤(元定)遗训,以经史传家,故科举入仕者长盛不衰。而学派渊源,可追溯到朱熹和李侗。
主体建筑为二进制穿斗式歇山顶木结构,斗拱翘角,装饰的十分华丽。房屋四周依地势筑有围墙,即能防寒保暖又策安全。正房(中堂)部分分别为明间、次间、梢间,地面为三合土捣筑,坚固异常。前方左右分列厢房,中为天井,中砌垂带踏跺,天井内全部用青石板铺砌。与厢房相接的为中堂。因南方多杉木,且杉木具有体轻、坚韧、耐腐蚀的特点,故整座建筑均为杉木构建。房屋台基全用青石砌筑,中为垂带踏跺,两旁为如意踏跺。正堂厅中柱穿斗木雕双龙朝斗,计有六条古龙。昂首雀替中雕双鹤、左为双凤朝阳,右为双麒麟。前廊明间与次间脊檩用卷棚拱筑,中置斗拱,左斗拱上有双麒麟、空城计、“福”、“禧”人物木雕组合;右斗拱上有狮、马和“寿”“禄”人物木雕组合,极富地方特色。走廊墙裙,左右各有三副木浮雕,右廊墙裙中为凤朝牡丹、左为博古秋菊、右为博古幽兰。左廊墙裙中为凤朝牡丹、左为博古水仙、右为荷花。正房和厢房交接处,因地势有落差,为防止雨水溅喷,左右各置一道挡溅墙,并在上面浮雕作画。主要内容有风景、花卉、仕女、流云及博古图案等。厢房为单层建筑,面阔两间。两个槛窗为镂空木雕,左槛窗中为“福”、“禄”抽象木刻团雕,上首嵌雕二块“琴、棋”图案,下为“书、画”图案;右槛窗中为“寿”、“禧”抽象木刻团雕,上首为嵌雕“松、梅”图案,下为“竹、荷”图案。
石雕是该厝的又一特色:正厅柱础雕刻内容有“鲤鱼跃龙门”、“松鹤延龄”、“麒麟送子”、“鹿竹双庆”、“马上封侯”等。最华丽的是中堂正门额枋卷书石刻:中为“爱吾庐”,左为“居仁”、右为“由义”。石门下方浮雕:中圆为太极,外圈为火焰,比喻太阳,左右为双凤、双蝠,边为祥云,下方为翻腾波涛。整个画面构图,即为“双凤朝阳”之意。石构门框侧为如意,正面各雕刻一身着铠甲武士,单手撑托上石枋,其右分别浮雕麒麟送子、双狮戏球和柱杖寿星等。门柱下方浮雕缠枝花卉、松鼠、古龙。在门的两侧各镶嵌一方形石雕图案,中为长命锁,四周边框镌刻琴棋书画与暗八仙组合浮雕等。 该建筑位于村部后侧,方向170度,占地面积594.6平方米,建筑面积520平方米,为二进制穿斗式木构建筑。是台胞蔡龙豪先生儿时旧居。因地势陡峭,于右侧另搭一楼板为厅,故曰“楼坪厅”,主体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
主体结构与文化内涵:
楼坪厅大门为石筑,与四周围墙相连。门上方额题“绩绍西山”四个大字,左书“丙申仲冬月”(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右落款“黄绍芳拜题”。大门两侧绘有壁画,左图为身着元代服饰的骑马官员,前有侍卫,后有华盖相随。右图为一书生,左上侧绘有一圆月,内有二人手持桂枝,寓“蟾宫折桂”之意。实际上这扇大门即为门楼的大门,折进门厅,中置一道封闭式大门,平常行走往两旁出入,逢重大喜庆才打开中门。门楼左右与厢房转角处各设一个拱门钱库,左额书“彤云”,右额书“紫气”。门楼后是天井,地面全部用青石铺砌,沿垂带踏跺便登上了正堂。
正堂主体
为二层歇山顶建筑,厅与走廊的地面均为三合土构筑,十分牢固。厅四周昂、枋的两头,均有木雕作替,中柱雕刻有古龙双庆、梅花雀替、荷花撑托等。正厅头设一神龛,以立祖宗之神位。额上现存两个镀金双鹤木雕匾座,神态逼真。前廊内檐明次间的脊檩上,均有古龙和五蝠木雕。前廊左右木墙裙浮雕内容,分别有八卦(太极)瓶菊花、博古吊磬、寿瓶牡丹、古琴宝剑和八仙故事等。廊柱础石刻,左为暗八仙镶镌琴棋书画,右暗八仙镶镌菊梅桃牡。左厢房边有一石砌古井,水清清澈见底,入口甘甜如蜜。
正堂明间
与厢房交接处屋面置有挡溅墙,主要功用是防止雨水溅喷。在挡溅墙上作画,是该民居的又一特色。右墙内侧浮雕鹧鸪、石榴、幽兰;外侧浮雕风景画,青松翠绿,百花斗艳 。画面构图似乎就是本座房子大门的外观,门上对联:“风调雨顺享安乐,国泰民安定太平”。左墙内侧浮雕斑鸠、翠荷、秋菊;外侧浮雕风景园林等。 后门山大厝为独立建筑,始建于明末清初年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方向113度。为三进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据记载,本厝出过文武举人各1名、秀才7名,文化氛围浓厚,在桂峰村影响较大。
主体结构与文化内涵:
据传,后门山大厝当年耗资一万三千两白银,历经十余年所建。整个地基是建在陡峭的山边上,石砌扶坡从山涧底开始砌筑,高达30几米,多达14层。主体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下堂、厢房,右侧为附厝、左侧为附厝、书斋、书楼、洗砚池及崖刻所组成。四面用土石围墙圈筑。是厝主模仿官家府第结构而建筑,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正堂为二层,面阔五间,明间十分宽大,地面为三合土捣筑,历经几百年仍坚固异常。大厅中植四柱,下垫八角花岗岩柱础。因大厅宽大,起分散主梁受力作用,有别于其它建筑,很有特色。正楣为朱色大门镶龛,构建独特。厅正栋柱雕刻五龙,镶刻五福(蝠);造月梁底托为龙凤,中柱枋雕有蝙蝠、菊花雀替。厅柱础底为莲瓣,鼓腹处镌刻鸳鸯戏水、梅花鹿竹、荷花鸳鸯、鹤寿延龄等图案。正厅上悬“国之屏翰”、“文魁”、“武魁”等匾,可惜在“文革”中被毁,只留下匾座。厅前廊边置两块移动式屏风,中间团画博古山水、八仙过海等画。前廊墙裙木雕缠枝状古龙,上窗为镂空花窗,窗下方木雕双狮戏球等。正堂与中堂结合处置一挡溅墙,左墙浮雕葫芦、芭蕉圃扇与松鹤;右墙浮雕松鹤腊梅与书剑琴棋。其余空间,绘有如意、卷草晕彩画等。边厢窗花均为古“寿”字,佐以缠枝花卉,构图别具一格。
中堂
为厝主接待普通宾客之处,中为客厅,中柱梁架上雕有古龙雀替。厅后边置设三重门,正门平常关闭,逢重大红白喜事才能打开,而日常只能从两旁出入。明间与正堂相对小些,次间、梢间、尽间与厢房相连。下堂形制基本与中堂相符,所不同的是其右为边厢,左边为门头仔,上雕双菱、缠枝花雀替、钱纹、双圈纹等木刻。门头仔之下另设一石门亭,额题与对联基本毁坏,只发现下联“四迎送礼”几字。
书斋
是桂峰明末清初建筑的一大特色,几乎每座古建筑都有,并在书斋周围配有池塘、花圃等,可见当时当地蔡氏家族对文化的重视。后门山的书楼、书斋和崖刻题字位于附厝之左约20米,中间浚有一方约30平方米的洗砚池。环境清幽,适合习文练武。虽然书楼已倾圯,书斋也已倾斜破败。但浓厚的氛围仍然依存。洗砚池右后侧刻有“活源”,左后镌有“蒸云”崖刻。书斋正厅壁上贴有很多当时考取功名的捷报,为此地又增添了几分书香韵味和几分优雅。据记载,该厝子孙中考取举人1名、贡生2名、秀才6名,真可谓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 位于村部左后侧山边,方向坐丁向巽(45度)。为二进制单檐穿斗式木构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后堂、厢房、二堂、门亭。左右为横厝,左侧建有华表山门。占地面积1026平方米,建筑面积893.75平方米。始建年代为清乾隆十二年(1747)。
主体建筑和文化内涵:
该大厝的特殊之处在于二堂为主厅堂,厅宽近8米。高大宏伟,建筑奇特。传说厝主在建筑该房时,听说萧公菩萨(保护神)不进有两层的房屋,但台基已就,也不便再进行更改,放弃了建两层房的主张。所以,才有该房二堂作为主厅堂之故。二堂正厅设正楣,后为神龛,祀祖宗之灵位,平常两扇大门关闭,祭祀时开启。正楣柱悬挂一副筒联,上联“大业帷修德”,下联“敦纶在读书”,历经几百年,至今仍光亮如新。二堂梁枋雕刻形意古龙,下有各类花卉雀替。
后堂
为双层木建筑,共分明、次、稍、尽间,进深两间。廊外有横厝,进深三间。正设垂带踏跺,有11级落差。最特别之处是象服石往里凹,深约0.5米,使踏跺的垂带成悬空状。天井全部用石板条铺砌。天井两侧为双开间厢房。窗花稍成简单。前廊柱础阴阳雕刻荷花仙鹤、蟾宫折桂、喜鹊登梅以及左男官女右侍等图案。天井镶铺青石板,边沿修成弧形,做工十分讲究。
下堂
相对矮小,中厅木雕为古龙、蝙蝠及花卉。前右为厢房,左为门亭。左侧距离正厝25米处,设一华表山门。额题“功绩兰水”四个行书大字,上书“丁卯年(1747)菊月”,下书“林慈题”。旁佐绘喜鹊登梅、夏荷秋菊等图案。 后门田大厝位于村部右侧山边,方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为三进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筑以围墙。始建年代为清咸丰年间,据载,因厝主在该房建筑后期出现意外变故,地面部分还来不及装修,迫使工程中断,故留下一些缺憾。但是,就其艺术氛围来说,不失为桂峰现有建筑的佼佼者,在本省民居中也是独树一帜。特别是木刻艺术,工艺精湛,数量繁多,堪称尤溪县各类古建筑之最。
主体建筑和文化内涵:
正堂为二层木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正厅)宽大气派,雕刻精美。中正栋柱上为如意穿斗,下为五爪古龙,缠枝菊花为枋替。正楣设一神龛,整块大额枋雕刻“双寿”、“卷书”、万蝠流云等花卉图案。厅左整块大额枋雕刻龙卷草、琴书及人物故事;厅右整块大额枋雕刻“寿”钱、屏风式卷书及人物故事。前廊明间内檐雕刻琴棋书画和人物故事,出挑雕刻牡丹、寿桃、石榴、书剑等。前廊次间内檐雕刻清“太平通宝”钱币、“圆寿”,外檐雕刻牡丹、龙纹图案。左右大额枋和前廊内外檐木雕的内容大体相同。大厅地面与天井尚未进行装修,稍显凌乱。
前廊外墙裙
四扇分别雕有博古花瓶、琴棋书画、八仙福(蝠)寿与飞禽走兽;窗花镂空雕刻蟹、虾、花瓶、琴书、博古、暗八仙等。两边雕刻风格大致相同,内容有所变化。正堂前两旁是厢房,在厢房走廊的额枋上雕刻是该厝的又一特色(见图)。左厢房首枋正背雕刻内容为牡丹;二枋正背雕有双鲤鱼;三枋雕刻不老松;转角昂上雕刻缠枝花卉。右厢房首枋正雕如意牡丹,背雕花篮;二枋正雕三鱼戏水,背雕三鱼;三枋正背雕刻木锦花;角雕缠枝牡丹。中堂后走廊内檐镂雕菊花、桃花等。
中堂中设正楣
中楣边木雕方天画戟、斗象、箭壶、马鞍、钟磬等。中堂正栋柱浮雕如意穿斗、葫芦宝瓶。中堂通廊内檐磨间为人物、松鹤,次间雕刻花瓶、麒麟等。内廊外枋串雕百花卷草,在桂峰古建筑中为仅见,堪称一绝。正堂的柱础成鼓形状,中堂柱础为瓜瓣形,前廊的柱础为方斗形。除外,还发现该厝的墙上张贴着的清代厝主蔡兆源等科举考试的捷报多张。
古今文人达官对桂峰景致赞咏的诗词繁多,最著名的却是清文华殿大学士(清制:大学士满、汉各二人,正一品,兼殿、阁及六部尚书衔)葛山蔡新所作《八景总咏》诗:“桂峰名胜良难数,去天不远才尺五。金鸡璀璨映朝曦,石笋峥嵘为砥柱。云龙风虎各效灵,骧吼声雄畴足伍。最爱泉流酒国春,故人清风堪相与。丹桂当秋拂袖香,环桥月色光如许。予游斯地能深忆,八景天然亘万古”。
关于孔子的经典故事有哪些
在兰亭的四周还有许多有意境的建筑,如同众星捧月般将兰亭包围在其中。自入口步入兰亭,穿过一条修篁夹道的石砌小径,迎面是一泓碧水,即为鹅池。
鹅池池畔是一块用石块铺砌的40平方左右的“道地”,道地的西首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内碑石上刻有“鹅池”两个草书大字。石碑的石头采自东湖,碑高1.93米,宽0.86米,厚0.28米。
相传这两个字分别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手书。
相传有一天,王羲之正在写“鹅池”两字。刚写完“鹅”字时,忽然有大臣拿着圣旨来到。
王羲之只好停下来出去接旨。在一旁看到父亲写字的王献之也是有名的书法家,他看见父亲只写了一个“鹅”字,就顺手提笔一挥,接着写了一个“池”字。
两个字是如此相似,如此和谐,一碑两字,父子合璧,更是成了千古佳话。
王羲之爱鹅出了名,相传他还特意在兰亭建造了一口池塘养鹅,后来干脆取名“鹅池”,并且在池边建了碑亭。
鹅池池水清碧,数只白鹅嬉戏水面,池左旁是一座式样特别的石质三角形鹅池碑亭。池水清碧,白鹅戏水,诉说着王羲之爱鹅、养鹅、书鹅的传说。
兰亭里还有流觞亭。流觞亭面阔三间,四面有围廊。亭前是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有一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4个字。
这4个字所写得正是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当时,王羲之共邀请了42位名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他们列坐在曲水岸边,有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由荷叶托着顺水流漂行,到谁处停下,谁就得赋诗一首,作不出者罚酒3杯。
后来,每年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来这里仿效王羲之,兰亭雅集,饮酒赋诗。每年书法节都要在此举行曲水流觞的雅集盛会。流觞亭就是为纪念“曲水流觞”活动而修建的。
按古人上巳修禊的习俗,要在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临水洗濯,去除不祥。诗人们在曲水旁,将盛着酒的杯子从曲水上游放出,让它顺着流水漂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畅饮此杯,临流赋诗。
时人将这些诗汇集起来,成为《兰亭诗集》,王羲之为此写了一篇序文,那就是千古留名的《兰亭集序》。
由与《兰亭集序》太过有名,相较之下其中的王羲之的《兰亭诗》即较少为人注意,其实诗、文表现的思想与描绘的景象有不少相同之处,可互相发明。
在这些诗中《兰亭诗六首》最为有名,其中的第三首最为成功,诗写道: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文中的“群品”即指万象。这天气候宜人,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诗人们自然可以寄情山水,畅叙幽情。“寄畅在所因”一句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冥契,说明人与外物的联系,富于哲理。
同时引出下文,“仰望”以下就是“所因”的对象与“寄畅”的内容。仰望是朗然无滓的万里晴空,俯首则低佪于清澈见底的曲水之滨。
诗人的俯仰所见包蕴天地万象,一切都生机盎然,令人想到造化的伟大。这两句与序文中所说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一段所描绘的意境相似,只是更加凝练而形象,这正是诗与散文的不同之处。
面对着如此寥廓朗畅、一望无际的景观,于是诗人由此悟出了自然与人生的真谛。这里王羲之由眼前景物所激起的,并不是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是对宇宙与生命的思索,因而接下来的不是抒情,而是陈理。
王羲之在文中赞叹造化的功绩,感到了自然的力量。而对于王羲之这个被称为“三才之一”的人来说,自然界的各种事物虽千差万别,但无一不是新鲜而充满生机的。
其与5首诗也都蕴含着许多哲理,分别在不同的层面显示出了王羲之等人在兰亭集会时所领悟的内容。
这6首诗的地位与名气均不如诗集的序文《兰亭集序》,但标志着诗人进行一种新的尝试,即诗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
因此也可以说,兰亭的这次集会也是山水诗将要兴起的标准。也正因为如此,兰亭才会更加被后人津津乐道。
在流觞亭上还有匾额“流觞亭”,这三个大字为后来清代江夏太守李树堂题,旁边还有对联:
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
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
亭内陈列着由“兰亭修葺图”和“曲水流觞图”。亭背面还另悬由后来清代湘潭人杨恩澍所书的当年参加雅集盛事之一的一代文宗孙绰所作的《兰亭后序》全文。
至1661年至1722年,在兰亭内增建了兰亭碑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等建筑。
跨过鹅池上的三折石板桥,步入卵石铺成的竹荫小径,迎面是康熙御书的“兰亭”碑亭。兰亭碑亭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也被人们称为“小兰亭”,名列我国四大名亭之一。
过鹅池越三曲桥前行,便是小兰亭,亭中碑上刻有“兰亭”两字。兰亭碑亭始建于1695年,亭呈四方形,背面临水。面积约27平方米,砖石结构,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显得古朴典雅。
碑上的“兰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后来被人砸成4块,后来又修复了。人们都喜欢用手去摸这通残碑,碑已被摸的非常光滑,所以又称“君民碑”。
小兰亭西侧为“乐池”,临池有一草亭,称“俯仰亭”。池中有竹排、小舟,池西有茶室供人休憩。出流觞亭往北便是御碑亭。御碑亭为八角重檐,同样始建于1661年至1722年。
御碑亭中立一巨碑“御碑”,系清代原碑。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在1693年所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书风秀美,雍容华贵。
碑的背面是后来乾隆皇帝1751年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兰亭即事诗》,书法飘逸,对兰亭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祖孙两代皇帝同书一碑,所以又称“祖孙碑”。
临池十八缸是由十八缸、习字坪、太字碑组成。这是根据“王献之十八缸临池学书,王羲之点大成太”这一典故而来。
相传王献之练了3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
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
王羲之夫人看了后,说:“吾儿练了3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
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18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王右军祠是兰亭的精华所在。王右军祠位于“流觞亭”左边,始建于1698年,总面积756平方米,飞檐回廊,古朴深沉。祠大门上端悬挂“王右军祠”木质匾额。
右军祠内有墨池。相传王羲之临池学书,常在池中洗笔,日久池水变黑,故名“墨池”。池中建有“墨华亭”。“墨华亭”3字为陶恩沛书,落款有小跋,记墨华亭来由。
王右军祠最尽处是一大厅,中柱、边柱分别有联。步入大厅,上悬一“尽得风流”木匾。画像旁是沙孟海先生撰写的对联,写道:“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大厅内左右两旁各置两块木质阴雕挂屏,内容为康熙皇帝所临《兰亭集序》。
同样建于清代,粉墙黛瓦,四面临水。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祠内两侧回廊是历代名家临写的《兰亭集序》刻石。其内涵可以用两句诗来概况:“山水廊桥亭,天地日月星,唐宋元明清,正草篆隶行。”
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
祠内有清池一方,传为书圣王羲之洗笔之墨池。据说,王羲之自幼就对书法有过人之处,他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
王羲之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
墨池中有墨华亭,亭旁连桥,祠旁环廊,整个建筑“山水廊桥亭”于一体,独具匠心。
兰亭本身就是非常宝贵的园林杰作,而且又是历史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地方。兰亭处处成景,处处幽雅,成为我国四大名亭之一。
清代增建的临池十八缸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
磐对问项橐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好学。
司马迁《史记》有云:“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公元前489年,楚、吴两国陈兵陈国,两军对峙、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负函(今河南信阳)成为前线。居于负函的孔子师徒不得不告别于对他们礼遇有加、勤于问政的楚大夫叶公,接受楚昭王之聘,准备前往楚国都城郢都。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麦浪翻滚,稻谷金黄。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回等高足,沿大别山经邾国准备前往郢都。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古栈道上。沿途风光,饱览无余:农夫在田间荷锄劳作,牧童在山间牧牛牧羊。一条条河流弯延曲折,清澈见底;一行行树林绿荫遮日,一片片竹林随风摇曳;一座座村庄紧密相连,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间,间或听到悠扬的笛声在空中回荡。天黑了,他们便寄居在附近的村庄,或者找村民了解当时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搜集民歌、民谣,或者举办讲坛,探讨宣讲高深的“仁、义、礼、智、信”之道。有时也在某个村落驻足二、三天以采风。
一天,伴随着阵阵蹄声,漫漫尘烟,他们来到了新洲道观河南面的旧街境内。只见大崎山似美女横卧于蓝天白云之下,风高林茂;沙河漪澜清清流水潺潺;狮子岩如猛狮踞伏,气吞日月。这里山色迷蒙,湖光潋艳,鸟语花香,好一片人间仙境。走出街南不远,车夫突然勒住缰绳,马儿长啸一声,车子停下了。
孔子问道:“何故停车?”
车夫答道:“前面有一群小孩挡道,夫子。”
“让他们让道。”
“小孩,你们见马车来了,为什么还不让道?”子贡跳下车,没好气地说。
“凭什么要我们让道,你们不能走其它的道吗?“一个似乎是领头的小孩答道。
子贡怒目圆睁地吼道:“你知道这是谁的车吗?告诉你,这是孔夫子的车!”
听到子贡与小孩发生争执,孔子无奈只得亲自下车瞧个究竟。见到仪表堂堂、儒衫飘逸\举止优雅的一位长者,小孩们毫无惧色,不以为然,继续用石块垒筑他们的“城池”。
孔子抚摸着一个俊俏的小男孩的头,和颜悦色地说:“小公子,请你们将石块搬开,让我们过去行吗?”
小孩仰望着孔子说:“我们正在筑城,恕难从命。”
“那好,我出一个问题,如果你答不出来,你就给我们让道。”孔子思忖,要以“礼”服人,对小孩一视同仁。
“你出吧,”这个小孩心想,我是东周守藏史老子的高足,你还能难倒我?
“你听好了,”孔子问:“父母与夫妻熟亲?”
“夫妻亲。”小孩答道。
“不对,父母亲。没有父母哪有后代!”
“夫妻亲,没有夫妻,哪有父母!”
他们各执一理,谁也说服不了谁。“父母亲”、“夫妻亲”反复了二遍。
子曰:父母者,衣食也。父母从小抚育儿女,衣食住行、吃喝拉撤、教育成人、传道授业,那样不操心!父母当然亲。
项橐还之以颜色:夫妻也,恩恩爱爱,男耕女织,同眠共枕,相濡以沫,爱意绵长,白头偕老,永不分离。一日夫妻还白日恩呢!当然夫妻亲。
……。
孔子想,我孔丘名闻天下,称圣华夏,今天还说服不了一个小孩,“是可忍,熟不可忍!”转念一想,“君子无所争”,我气度如海,有容乃大,不与小孩一般见识。便拿掉大儒的身价,搭躬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贵手,给我们借道。”
小孩理直气壮地说:“请问先生,自古以来,是城应让车,还是车应让城?”
子路说:“你这是什么城池,只是小孩的游戏!”
“就是城池!”
缰持了一会儿。小孩自知理亏,便问道:“你们有什么要事吗?”
“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啊。”孔子说。
“传道授业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那您知道一些什么呀?”
孔子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
小孩说:“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我问您,您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说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有多少根呢?”
小孩灵机一动,接着问:“嫌看不风,天上的星星能看见,您说有多少颗?”
“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怎么数得过来呢?”孔子为难地说。
小孩笑道:“啊,您又嫌多,那太阳只有一个,早晨像冰盘,晌午赛玉环,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
孔子想了半天,喃喃地说:“这个,这个……还真不知道。你乃神童,惟楚有才!还望多多指教。”
小孩说:“指教不敢,我现在正忙着呢,咱们后会有期。”
这时弟子们都在嚷道:“师傅,咱们走吧!”孔子只得朝小孩躬躬首:“后会有期!”心里想着,这些知识还真没好好研究过呢!随即令车夫调转车头,绕道而行。
不料,行进约一公里后,因刚才转弯过急,车轱辘折断了。孔子无奈,让子路到前边的村庄去借一把斧子修理。
子路急步来到前边的村庄,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屋里织布。子路恭敬地说:“大婶,请向你借一件东西。”那女子还未等子路把话说完,已转身从里屋拿出一把锃亮的斧子,“给你!”子路惊呀不已,她怎么知道这是要借用斧子!妇人微笑着说道:“你不是要借一个“东西”吗?‘东’是东方甲乙木,‘西’是西方庚辛金,斧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铁做的,‘金’乃铁也。你是要借斧子吧!”子路拿着斧子跑回停车处,并将刚才的事情诉与孔子。
孔子听后,慨叹不已。刚才遇一聪颖孩童,现又遇一村妇,不仅乐于助人,还十分聪敏。不禁赞曰:楚乃藏龙卧虎之地也!
那个难倒孔圣人的小孩乃是项橐。《战国策?秦策》云:“甘罗曰:项橐七岁为孔子师。”俗文学作品《孔子项橐相问语》流传神州大地,也在很早的时候就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俄罗斯等国。《三字经》中亦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好学。”
因之,孔子与项橐对问系千古美谈。因湖北鄂东方言言某人喜欢巧舌争辩为磨嘴皮子 故将孔项对问之地命名为磨嘴磐将孔子绕道修车的地方称为回车埠,以纪其事。
2、孔子使子路问津
问津遗迹今尤在, 镌得丰碑立古岑。
约一个小时后,马车修好了。带着“惟楚有才,楚地藏龙卧虎” 的喟叹,孔子师徒一行继续往旧街的东南方向驰行。约走了3公里,前边一条山谷河流挡住了去道。河流水深岸阔,不知津口在哪儿。孔子一行踌躇岸边,忽见河的上游有两名身材高大颀硕的男子正在田间并头而耕,便叫子路去问渡口之处。
子路来到那两人的身旁,恭敬地揖揖手,问道:“先生,请问这条河流的渡口在何处?”
一农夫答非所问,反问道:“车上坐着的执辔的人是谁呀?”
“是孔丘。” “是鲁国的孔丘吗?” “是。” “那么,他应该知道渡口在何处。” 另一农夫又问道:“你又是谁呢?” “我是子路。” “是孔丘的徒弟?” “是。”
农夫说:“你看,天下哪儿都是一样的动荡不安,谁可以改变它呢?你与其跟着这种避人之人四处奔波,不如跟着我们这种避世之人还更安逸自在。”
子路不仅未问到津口,反而还遭一番奚落、教训,沮丧地回告孔子。孔子听说后,怅然长叹。说道:“人是应该有社会责任的,怎么能够隐居山林,置天下的黎民苍生于不顾,而终日与鸟兽为伍呢?如果天下太平的话,那也用不着我孔丘四处奔波了。”
这两位在田间耕作的农夫便是当时有名的隐者长沮和桀溺。人各有志,儒家一直主张入世,匡时济世,“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隐者认为天下大乱,已无可救药,只能自保。因为孔子曾在此地使子路问津于长沮与桀溺,人们便将那条挡住孔子去路的河流称作孔子河。在河流的两旁,长沮、桀溺耕种过的那片呈梯形的田垄,一边称之为长沮冲,一边称之不桀溺畈。
《论语》、《史记》对子路问津均有记载。
《论语?微子》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史记》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并进行了一番对话:“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据钱穆《论语新解》注:“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桀,健义,亦高大义。一人颀然而长,一人高大而健。”
孔子是否在新洲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众说不一。河南新蔡城南二十余里的关津,亦传说是当年子路问津处;罗山县有子路村,拓城县、叶县亦传说有子路问津处,山东鱼台亦有此说。子路到底在何处问津,无史籍记载。《史记》记载孔子自叶返蔡,见沮、溺耦耕使子路问津,其在叶在蔡,还是在新洲,也未详细道明。《圣贤冢墓记》载:“黄城山即沮溺所耕处,下有东流,子路所问津处也。”明万历《黄州府志》云:“按史记孔子自蔡如叶,注云,叶有黄城山……古志载,县以北十里有永安城,为楚所筑,楚因当都之矣。今淋山河(今团风县地,与孔子河村南北毗邻)正当官道,亦有黄山。”清光绪《问津院志》云:“黄山,在孔子河北,一名黄山铺,一名黄林墅。”按府志之说,叶有黄城山,而孔子河这个地方也有叫黄山的地名。黄城山、黄山仅一字之差,也许是后来简称之,且附近又有楚城,本地又是官道,孔子由此到楚似在情理之中。明《统一志》、清《湖广通志》均载:“相传孔子自陈蔡适楚,至此问津。”
据史料记载,约于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至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间,邑人在孔子山旁挖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 石碑,淮南王刘安为纪其事,遂在当地建亭立碑,修孔子庙,以供人祭祀,并征召学士在庙内讲学著书。石碑仍在,虽经年历月,字迹依昭然,明代进士、书院主持人萧继忠有诗云:“雾暗秦碑涩,云生汉殿荒。”由此推断,问津碑为秦时所立。原碑不知毁于何时,现仅存明人书写的同文碑一块。
3. 渡河落水山间晒
一时风欺竹,
连江雨送秋。
鱼游浪影沉,
晒书佚事留。
长沮、桀溺虽归隐山林,但并不闭目塞听,他们知道:鲁哀公曾问过孔子:“鲁国之乱,源于季氏,大家都明白,然而,为何越明白越乱呢?”请孔子指点“迷津”。 孔子当时答道,“因为你只是明白一国、一人,而不明白天下。”可见孔子是知而不迷。长沮的话中隐语:孔子既知鲁之“迷津”, 也必知楚之“迷津”, 故不以渡口相告。孔子一行只好找别人打听。他们来到渡口,见有一老翁在摆渡。子路说:“船夫,请将我们渡过河。”
“行,请驾好马车,都上船。”船夫用竹杆吃力地撑着,马儿在水中随着木船过河,马儿会游泳。
船到河心,突然大风骤起,木船在波涛中颠簸摇晃,船儿忽高忽低,象一个醉汉似地立不稳,一船人都失去了重心。整船人和马车经不住这种颠簸,伴着风吹浪涌,船一歪,就翻落到河中。孔子师徒等人众都成了落汤鸡,掉入水中,衣服全湿透了。人落水问题还不太严重,这时的南方还不冷。可惜了我的那些书,孔子喊道:“快救我那些书!”
民间有谚:孔夫子搬家?全是书。孔子一生发奋好学,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走到哪儿都携带着很多书。
古时的书,其实都是一些竹简上刻或书写的篆字,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都在其以后许多年。
在众人的一番折腾下,马车被推上了岸,书也被捞上来了。但是,那些书全被水浸湿了。孔子心中焦急,四处张望,欲找一个晒书之所。还是颜回年轻,眼尖,“瞧!对岸有一座山丘。”那座山有300多米高,四面无倚,独凸而立,顶部平坦洁净,足有二亩见方。孔子憋皱的眉头舒展了,此时秋高气爽,阳光直照山头,很好晒书。弟子们很快将被打湿的书搬到山顶,铺开晾晒起来。周边也没有什么人,子路、子贡、颜回也不顾斯文,脱掉长衫,拧干晾晒。
经历了刚才的一番折腾,孔子站在山顶,俯瞰潺潺流水,不禁仰天长叹道:“美哉水,洋洋乎!可惜的是这儿没有桥,此处要是有一座桥就好了,过往行人就不会如我等受涉水之苦了!”
随后,孔子师徒落坐于两丈多长的长石上,稍事休息,以等书晒干。子路回想起近段的行程,种种不幸,不禁发起牢骚,口里念叨:在宋国的一棵大树下习礼时,宋司马桓魑欲杀师傅;在于野被陈蔡大夫围困三日,粒米未进,很多人都饿病了;上午在旧街让项橐毛孩戏弄,下午又人车落水,真是不幸,可谓“风刀剑树严相逼”。
孔子宽解道:“天降大任于我等,实现周礼,天下归仁,任重而道远。忍饥挨饿,受苦受难,在所难免。我们必须坚韧弘毅,矢志不移,死而后已。”
孔子师徒当年晒书的山就在今问津书院的后边,山势平坦,有茂林修竹,茵茵庄稼,被称之为晒书山。孔子当年坐过的那块长石被称为“坐石”,周边还有后来他们驻足讲学时供研墨行文之用的墨池、砚石。墨池即离坐石不远处的小溪,溪边石黝如墨,故名墨池。临池石刻上刻有“墨池” 两字,尽管年代久远,仍依稀可辨。池边一石,形如砚台,如天作之合。每遇天气变化,即有“墨水” 浸出,池水久旱不涸。
4.千年一叹孔叹桥
气节如山,千秋仰止宫桥近;
文章似海,百代渊源俎豆磬。
公元前489年,孔子站在孔子河岸边,望水兴叹,说此处若有一座桥就好了。孔子后来被称之为圣人,但圣人不是神仙,孔子也不信神。“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孔子不言“乱、力、鬼、神” 即是证明,神可以点石成金(当然,神是不存在的)。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建一座象样的桥是不容易的。
孔子河发源于大别山东南支的五云山 是一条绵长十多公里的山间小河 周边山岗林立 林茂竹密 松涛阵阵 鸟语声声 田垄纵横 村庄聚落。她流经清清沙河、举水,汇入万里长江,奔向无涯大海。千百万年来,流水潺潺,不舍昼夜,从上古流过春秋,又从春秋流到如今。她因为曾留下孔子的足迹,因孔子发出过千年一叹,而更加令人神奇向往,而承载着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千八百多年后,孔子的夙愿,以及世世代代一河两岸民众的期盼变成了现实。明万历年间,孔子及儒学思想的崇拜者、归安进士、黄冈知县茅瑞徵遂孔圣人之愿,在此修筑了一座大桥,并命名为孔叹桥。茅瑞徵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知县,县志称他“于水利、邮传备极经画,有大功于民”。
茅瑞徵及孔子河周边的民众慷慨捐资,请来最好的工匠准备动工,促成此义举。四百年前,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还未发明,从哪儿去弄上好的建筑材料呢?这里又发生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就在众人踌躇之际,一位白发飘飘、有仙风道骨的长者来到了村庄。他对村民指点迷津道:“要修成此桥,非用龙骨不可。”村民诧异,“从哪儿找龙骨呢?”只见他拿起罗盘依地而卦,随即指着南方一块长形垄岗说:“此地似龙形,必可得龙骨。”众人依言,来到垄岗,掘地一瞧,果见一块块的青石,天然生成,坚硬硕长,每根长逾十米,重约万斤。抬出地面后,一数,共十六根。
据当地的村民讲,垄岗就是现在的麻石山,离此有十来里远。当时既没有拖拉机,更无起重机,要将十米长、五吨重一根的石块搬运到工地,并使其不受损,谈何容易!修桥补路,行善积德,附近的年轻后生踊跃来到垄岗,个个虎背熊腰,身强力壮,都是干重活的好手,一点数,正好有三十二人。
十六根石块,三十二个壮汉,也是一种天缘的巧合,再多一个人则嫌拥挤,再少一人则嫌力量不足。说来也怪,其中有一根石头,众人使出浑身力气怎么也搬挪不动。这时,地仙又飘然而至,向众人解释道:“此乃龙脊,不可妄动。”众人依言而行,留下龙骨,重新填埋好,将其余的十五根抬走,而此桥的造型为四墩三孔,每孔上面铺陈五根石梁,正好只需十五根。
大桥修筑告竣,孔子之愿遂矣。乡民因此得益,再也不用涉足过河,再也不用摆渡了。至今,村民们还说,孔叹桥托圣人之福、沾龙体之光,故持有神灵,失足和落水者很少,就是偶有人失水,也未见摔伤和溺死者。
如果你沿着当年孔子的足迹,来到孔叹桥游览观光,你会为400年前的工程而惊叹。
整座桥全为青石垒砌而成,块块青石,棱角分明,大而沉,稳而牢。长22.8米宽2.25米高2.52米.其造型为四墩三孔每孔之间铺装五根石梁一共十五根。令人称奇的是这根根石梁每根都是一整块硕长厚实修凿整齐。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和设备搬运和起吊最令人不可思议也是一个谜。可以想象当时的工匠的智慧是很高的桥的质量是超凡的历经几百年承载过几多人和物她依然巍然耸立。
传说归传说,无神论者只相信科学。旧街本身建材资源丰富,有大理石厂。建设京九铁路新洲段,石材都是就地取材。风水学中也有科学的成份,只是用古老的方法作过一些勘探罢了,外加一些神玄。就当时的搬运设备而言,重达5000公斤的石块,应是集众人之力,并辅之以马车、人力车之类的设备而一块块搬运到工地。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长城、故宫、都江堰等浩大工程都体现了先人的杰出智慧,孔叹桥也是其中一例。
5、之乎也者之字山
一望穹窿气象殊,辙环曾此暂驰驱。
苍松夜撼蛟龙影,怪石朝蹲虎豹躯。
气压东山堪小鲁,灵通泰岱可观吴。
登临不尽中秋兴,到处春风是舞雩。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仁者寿”(《论语?雍也》)。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在推行其学说和思想的同时,也十分热爱大自然,寄情山水。立志以仁,寄情以山,怡情以水,要象高山那样崇高伟岸,象水那样悠然安详,洗涤着世间的污浊。孔子在新洲度留期间,就曾多次流连于山水之间,思考着匡时济世的伟业,欣赏着风光无限的美景。
一天早晨七、八点钟,孔子师徒来到晒书山散步,他们一边哼着美妙的韶乐,一边欣赏着周边的景致:近看孔子河流水潺潺,白浪直挂。秀丽的村姑在河边挥舞着木杵,有节奏的捣衣声和着哗哗的流水声,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动人的乐声;四溅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象晶萤惕透的珍珠自天而降。远看阡陌人家,鸡犬之声相闻,吹烟四起,直入云霄。往东边的山脉一瞧,只见青翠的山峦自北向南,绵延千里,透着一种灵气,恰似一个“之” 字,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上面的一“点”。
孔子念叨:“之、乎、也、者、矣、焉、哉,缺点不为之,缺之不成文。”就地掬起一捧泥土扔向那个山头,只见那捧泥土飞向空中,越变越大,飘落在那座山顶上,形成了之字的一点。子路等人惊叫道,“这下就似一个完整的之字了。”
之字山的传说,美妙而神奇。汉字是象形文字,大自然又鬼斧神工,山形地势,似牛、似马,象文、象字,充满着美感。亲临其境,登高眺望,揣摩揣摩,你就会顿悟之字山的奥妙与神奇。
十月上旬的一天上午,孔子在孔子河畔的孔子山讲经台上讲学,听者有五、六十人,众学子正听得入迷。孔子吟道:
伐木丁丁,
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
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
突然,一辆马车驰来,从车上下来两名信使,他们径直来到孔子面前。孔子见官差来到,便停止了讲学。官差带来了叶公的信函。孔子拿着阅读,函云:
孔夫子敬启:吾国国君不幸于昨日崩殁,楚国政局有变,前昭王聘书不便践约,深祈海涵。特遣使以告,并顺送旅资五千,万望笑纳。
夫子高深学问,道德文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吾辈将永远尊崇。
后会有期,他日定当觐见拜教。
即颂时祺!
楚人沈诸梁顿首
楚昭王二十七年十月八日
其实,楚国的失约,昭王逝世是原因之一,主要是楚令尹子西嫉贤妒能,从中作梗之故。读罢叶公的信函,孔子深感悲痛和惋惜。他一直视楚昭王为明君,泱泱楚国,若能有楚昭王推行仁政,以拯救乱世的民众,将是天之大幸。为了谒见楚昭王,他们师徒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在陈国居住了四年。未曾想,郢都未至,知遇之君却已仙逝,已成故人。
未久,孔子师徒结束了在新洲的旅程,辞别楚国,来到了卫国,在卫国又居住了三年,为卫出公参政。
关于“桂峰的古代建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卢曦月]投稿,不代表爱优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iyou168.com/cshi/202501-52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爱优号的签约作者“卢曦月”!
希望本篇文章《桂峰的古代建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爱优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桂峰的古代建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桂峰的古代建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蔡氏祖庙位于村中心,...